绿色软件站
不忘初心,坚持每日更新不易!

豆瓣9.3,国产剧如果都这么拍,谁不爱看?-凯发官网k8

自从资本进入市场掌握影视娱乐圈的话语权后,平民阶级就开始在流行文化中处于全面失语的境地。

古装剧的主角一般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现代剧多聚焦于城市中产、有钱人,就连推到观众眼前的娱乐圈新人也都是各种富二代、星二代、红n代了。

一方面,我们很难在国产剧里看到真正的平民阶层了,另一方面,这些换汤不换药的文艺作品单调乏味至极,让人提不起兴趣。

2021的开年大戏《山海情》的出现就像一股春风,给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娱创作环境打开了新局面。

它用豆瓣9.3的高口碑向观众、向业内证明了,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创作态度。

《山海情》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扶贫专题剧。

制作班底黄金级:

导演孔笙、孙墨龙,总编剧高满堂,制片人侯鸿亮,出品正午阳光。

演员阵容强大:

黄轩、张嘉益、闫妮、黄觉、热依扎、黄尧、尤勇智、祖峰、白宇、郭京飞、王凯、姚晨、陶红等。

 

尽管配置堪称业内顶级,但想拍好一部扶贫剧不容易。

首先,主旋律题材容易假大空,沦为平庸的歌功颂德之作。其次,没有可参考的成功国产剧先例。

面临的困难多,不过《山海情》交出了高分答卷,它达到了从台前到幕后,编、导、演、服、道、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优秀。

《山海情》的主线故事很清晰,落脚点在金滩村近三十年的脱贫攻坚上。

 

值得一提的是,金滩村取材于真实的闽宁镇,闽宁镇从贫困到走向全面小康的故事是我国扶贫攻坚伟大工程的缩影。

闽是福建的简称,宁是宁夏的简称,闽宁镇,这个名字就大有来头,凝聚着东西部对口协作的帮扶友谊。

闽宁镇,前身是玉泉营。1990年,宁夏西海固的贫困群众响应吊庄移民,从祖辈居住的大山深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

借助两地干部们的帮扶和福建专家、资金、技术等支持,村民们一步步实现脱贫致富。曾经漫漫黄沙的戈壁荒滩也发展为现代化生态移民示范镇。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西北乡土故事,剧组除了专业工作人员,还请了当地的村民们负责“金滩村”的景观搭建工作。

大到房子、院墙,小到家具摆设,都丝毫不马虎。随着剧情发展,各种道具也会更新换代。

编剧们则在当地进行采风创作,吸收真实故事,结合艺术创作,边编边改。

全体演员基本放弃了颜值管理。无论是大牌演员,还是影视新人,他们在拍摄前就进入西北农村体验生活,风吹日晒,干农活儿,学方言,吃住在老乡家里。

正是有了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拥有原生态质朴感的《山海情》既土味到极致,也动人到极致。

剧集的扶贫叙述主线从“平民视角”切入,真实再现了“扶贫”工作中的难题。

大部分移民户们就是小农心态,思想觉悟不高。

让这群人脱贫致富挑战很大,是整部剧集的看点所在。在这幅扶贫图景里,我们得以领略到这部剧的动人群像。

没错,《山海情》的好看在于它扎根于生活,聚焦在小人物,将脱贫攻坚的宏大主题放在多个独特的角色上,真实接地气。

黄轩饰演的金滩村代理村支书马得福是男主角,但没有一点主角光环。

他是出身农村的农校毕业生,心念着家乡,想把全村人拉出穷坑,过上好日子。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从鼓动村民去吊庄移民,到为村民解决供水供电问题,再到带领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发家致富,马得福要跨越的关一个比一个难。

马得福不算聪明人,刚开始只知道求帮手、求上级靠别人做事,在基层工作中碰了无数次壁才一步步学会了多转脑子给村民办实事。

张嘉益饰演了马得福的“答”(爸爸)马喊水,一个典型的西北糙汉,嗓门大,性格耿直。

他有大局观,为了儿子的工作好开展,虽不舍家乡但却带头移民。

马喊水也是那种典型的村里人,私心有,善心也有。

不喜欢儿子曾经的老相好水花挪来移民村,但看到水花驮着瘫痪的男人,带着年幼的孩子时,又开始帮水花招呼人修房顶了。

老戏骨尤勇智饰演的李大有则是另一种典型的村民,钟摆性格,目光短浅,只想获得收益,但不愿承担风险。

李大有心浮气躁,干啥啥不行,为了图痛快,他甚至能一气之下烧了2000元贷款盖的蘑菇大棚。

这是个有明显缺点的人,不过他的保守和狭隘,也极符合人性。

比起物质扶贫,村民们更需要精神扶贫,打开思维。

金滩村最勤劳最苦命的人是热依扎饰演的水花

水花上学时成绩最好,但书没能继续读下去,就被家里人收了高价彩礼卖出去了。

她结婚生子后,好日子没过上,男人挖水窖时又成了终身瘫痪,一家三口的生计落在了这个女子身上。

 

日子苦成这样,但水花却最爱笑,眼里一直有希望。

她不认命,不想一辈子受穷。

自己一个人拉着架子车走了四百多公里从山里出来去了金滩村。在村民们都不敢种双孢菇时,全心全意帮着得宝种蘑菇学技术。

水花的温柔和坚韧是西北女子的缩影。

郭京飞饰演的挂职县长陈金山,来自福建莆田。福建普通话和宁夏土味方言的碰撞,惹人发笑。

陈金山毫无架子,做了不少糗事,但也给村民办了很多实事。

比如托人脉牵线搭桥,组织扶贫区的年轻劳动力去福建务工赚钱;

 

请来自福建的大专家凌一农过来扶贫区给村民推广种植能卖钱的经济作物。

凌一农这个人物有原型,他就是菌草之父林占熺,福建农业大学的教授。

他研发的菌草植物用在干旱地区不仅能防风固沙、发电造纸,还能做反季节销售,让村民养菇致富。

当然靠经济作物走上致富路并非一帆风顺。

村民们会种蘑菇了,紧接而来的就是制作方式单一、交通运输条件差、销路打不开的蘑菇滞销难题。

脱贫之路任重而道远。

就是这样,在成熟的剧作手法下,金滩村的脱贫故事充斥着鸡飞狗跳的杂事,但不缺跌宕起伏。

 

这幅扶贫图景蕴含着现实主义式真切,也荡漾着理想主义式浪漫。

凌一农教授坚守“国家扶贫,匹夫有责”的理念,宁愿自掏腰包收割蘑菇也不想打击村民的种菇信心。

村小白校长老家是浙江的,当年上山下乡过来支援西部建设就再没回去,他将一生奉献给了乡村的教育事业。

 

《山海情》在东西部协作的恢弘历史下,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个小人物。

这些人,不分男女老少、主角配角,都生动鲜活,带着中国人骨子深处的韧性。

马得福有段台词很动人: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

从《闯关东》里去东北开荒的山东朱家人到《山海情》里为脱贫致富奋斗的所有人,这股扎根的精神劲儿一直都在,朴素但动人。

而中国人的根在哪呢?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其实早就说出了答案。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植根于农耕文明,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我们都不能否认中国人的根在土地里。

放到文娱领域里说,能被时间记住,会让大众会自发叫好的永远都是《山海情》这种接地气且有人文关怀的文艺作品。

来源:

历史上的今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凯发官网k8 » 豆瓣9.3,国产剧如果都这么拍,谁不爱看?

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网站地图